<047>機率
你可以靜靜地、慢慢地放鬆自己,並跟隨自己的內心隨意聯想: 耶魯大學醫學博士布萊恩‧ 魏斯醫生(Brian L Weiss, M.D.) 曾 出版《前世今生之回到當下》, 在此書他總括這二十來多年, 他利用前世回溯, 幫助兩千多名病患者, 從嬰兒期、子宮期的回憶回溯到前世。 如你細閱不同有關前世的實錄, 你會發現很多個案的今生與前世所發生的事也互相扣連。 當我想到出生的機率時, 就想起曾經有一位朋友對我說: 「我們原本的相遇就不是巧合,是注定。 出生本來就是數以億計的精子與女性一生大約只排出400 個卵子下 的爭鬥, 再加上時機與人類45 億年歴史作機率……」 人與人之間能相識,你我能相遇, 不是一早已緣分天註定嗎? 世界真的有那麼多巧合嗎? 在這時空、在這人生、在這時間, 你看到我所寫的,而你又買了此書, 難道又真的是巧合嗎? 這世界每天也有新書湧現, 你選擇這本書真的是沒有原因? 就這樣, 我覺得今生我能成為這個「我」, 一定也是注定的。 如個世界是一個大教室, 我注定要完成前世的遺憾! 我注定要完成我人生的功課! 若完成不了, 希望下世再來…


<046>想
你可以靜靜地、慢慢地放鬆自己,並跟隨自己的內心隨意聯想: 你有沒有經歷過一些似曾相識的事? 很多人都提到前世與今世似曾相識。 「很多人說過,他們有時第一次到某個地方,卻覺得那地方很 熟悉,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此話是出於文學家韓少功的小說《歸去來》。 這與美洲文學魔幻現實主義(Magic Realism) 相連。 此處用了超現實的人物、情節和事實, 成一詭譎多變風格, 表現生活中的神秘性。 此話產生了一種神秘、朦朧、疑幻似真的感覺, 而這些情節不僅出現於小說、電影、以至電視劇中, 更出現在人生中, 但人生的荒唐永遠比小說更荒謬, 所以沒有甚麼是不可能的。 法國的一位物理研究人員發現Déjà vu(Already Seen), 即中文所說的「既視感」。 「既視感」就是我們所說的「似曾相識」。 這個理論認為: 大腦通常會同步記錄訊息。 然而有時候,可能與海馬迴(Hippocampus) 有關, 過份的資訊在大腦的傳輸中會出現輕微的延誤、 感覺超負荷(Sensory Overload) 或信息超載。 海馬迴負責短期記憶、長期記憶,以及空間定位, 在這種


<45>前世的說法
你可以靜靜地、慢慢地放鬆自己,並跟隨自己的內心隨意聯想: 你延續了你的前世,帶到今世,再帶到下世。 你相信嗎? 你有聽過「全息理論」(Holographic theory) 嗎? 這理論指出: 在我們記憶的運作中,我們常以局部代表全部,而信息的一部 分往往是整體的縮影,我們的大腦偏向會召喚出過去的記憶。 就好像我們去了一個陌生的地方,見到一棵似曾相識的樹, 這棵樹跟我們家鄉的樹很像, 腦海會不知不覺間將兩者重疊, 我們沒有想到自己會記起這棵樹的原因是想念家鄉的那棵樹。 有時,我們的大腦會連結過去的記憶,產生一種強烈的熟悉感, 我們卻渾然不知,所以才產生如前世這種錯亂思想。 佛教有輪迴、遺傳學提到我們承載了祖先的因子, 因而成就了你的今世…… 不論你相不相信,很多人都以不同角度, 相信或解釋自己有前世。 中國人信緣起緣滅, 總有因果, 所以中國自古有《三世書》。 為善者有報有不報, 只是遲速有時。 生有時,死亦有時,而物必有循環。 世事沒有必然,只有因緣而產生。 但因緣、因果從來都不是一加一的事, 如果你能說出的,那就並不是因果。 若你真的不信有前

<44>前世景象
你可以靜靜地、慢慢地放鬆自己,並跟隨自己的內心隨意聯想: 如果你有接觸生死學研究, 一定會聽過前世回溯(Past life regression)。 在前世回溯裡, 人的潛意識總浮現某一些你見過或未見過的畫面。 如果你相信這個世界有無限可能性,你或者會相信前世。 或者你前世來過這地方;又或者我們今世到過這地方, 只是我們忘記了;又或者我們已經歷過一生, 畫面只是隨處在腦海浮現…… 哪麼前世景象到底存在嗎? 其實時間、前世這些概念都是由人類「創造」出來, 這世界本來就沒有時間。 物理學家提出的宇宙「大擠壓」(Big Crunch)理論便推測, 宇宙在發生大擠壓時,時間會逆轉,一切都向過去發生。 在「單元宇宙」(block-universe)裡, 時間和空間本就連在一起。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亦認為空間和時間只是四維時空結構的一個組 成部分, 所以過去、現在、將來本是同時存在, 並行不悖,亦無違背宇宙法則。 在研究前世催眠的經典書藉《前世今生》一書, 凱瑟琳告訴精神科魏斯醫生(Brian L Weiss, M.D.), 她至少有八十六次前世, 她亦能清楚


〈43〉前世催眠的入題
你可以靜靜地、慢慢地放鬆自己,並跟隨自己的內心隨意聯想: 聽過一位友人說笑: 「整個世界都是幻象。在現今世上, 只要不被騙,你的人生已贏了一半?」 然後我問他另一半呢? 他似答非答地說: 「只要勇敢地去嘗試,直至你認為事情是對的。 這世上只有你相信與不相信。」 很多人認為催眠的時間回溯, 可以回到我們自己童年,甚至前世。 這聽起來很荒謬,但又何嘗不可? 世間上所有的事都是你信與不信,做與不做。 有沒有神? 你信便存在,不信便不存在。 夢想會否成真? 你信了,向前邁進便可能會成功。 如果連你自己也懷疑, 那你怎樣也不會成功。 我相信即使是一個已死後的人, 他也會轉化成一堆物質, 可能是養份、可能是碳、可能是灰…… 他也總會以某一種形式存活在世上,與世人連結。 這有點像我們在生死教育裡所說的持續性連結(Continuing Bonds), 在生者會使用不同方法與逝者連結以懷念他們, 延續他們的精神,生生不息。 生命的誕生是一個起點, 決定了你永遠的存在, 而墳墓永遠並不是一個人的終結點…… # 你信# 的# 一切# 都會# 存在#unconsciou


<42>存在
你可以靜靜地、慢慢地放鬆自己,並跟隨自己的內心隨意聯想: 「存在先於本質」(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 這是哲學家沙特的一個概念。 究竟有沒有道德或神是先於人存在? 神蹟很多也是經人類的口中而記載。 當我們在夢裡見到一些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的事或根本不存在現實 的東西, 我們就會用自身的概念去詮釋, 把一切都說成不可能! 我相信: 若脫離了人類, 「神」或「道德觀念」不會存在, 所以這個世界根本沒有命運, 也沒有甚麼是不可能。 我只相信人能克服一切, 而所有的夢想都盡在我們心中。 人類絕對有能力去超越由自己所創造出來的本質和規條, 去選擇自己想做的事。 一個律師固然可以當律師,但他也可以自由選擇辭職, 轉而去當做一個老師。 一個老師也可憑著自己的努力, 成為律師。 只要你相信夢想「存在」, 只要你不認命,為你的夢想賦予意義, 夢想也會有一天變成事實。 你信人定勝天嗎? # 努力# 克服# 命運# 的# 安排#existential#催眠#潛意識 “The future belongs to those who believ


<41>成真
你可以靜靜地、慢慢地放鬆自己,並跟隨自己的內心隨意聯想: 太多人都自覺夢想不會成真, 所以想也沒有想, 更沒有付出努力, 最後夢想當然不會成真, 付諸東流。 我們可以去看看那些發明家是如何發明東西,如: 萊特兄弟創造飛機、 愛迪生發明燈泡、 貝爾製造電話…… 任何被發明出來的東西, 都應該來自發明者在心中見到的某些景象。 他們朝思暮想, 並開始去實行, 最後夢想成真! 有人告訴我: 無論你擁有宏大或是渺小的夢想, 最重要的是: 你要把這個夢想催眠成真的一樣, 並要日思夜想, 想想在夢中也可見到。 當你想像這件事變成真實, 你唯一需要想的是: 怎樣做得更好? 當你在想怎樣做得更好, 其實你又向下一個夢想進發了, 而夢想又開始實現。 有夢總好於無夢。 有夢總好於一開始已認輸, 不是嗎? # 輸# 贏# 都是在# 你心# 中#win—win#催眠#潛意識


<40>創造
創造 你可以靜靜地、慢慢地放鬆自己,並跟隨自己的內心隨意聯想: 夢也可以是一種夢想。 當我們有了夢, 我們便要去想, 想了便要去創造。 意識與潛意識總是連在一起, 我們要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橋樑。 一個人的夢總可讓世界認識, 那便不再是夢。 蘋果教父Steve Jobs 以自己的創意改變整個世界。 他在1996 年的採訪中曾說: 「創造力就是把事情連結起來。 當你問有創意的人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他們會感到有點心虛。 因為他們並不是真的在發揮創意, 他們就只是看到了某些東西並把他們連結起來。」 或者這是他自謙之詞, 但每個人也應有自己的夢想, 把別人所想、 把別人不去想的都想。 如果你把零碎的意念連結起來, 有系統、有組織地用另一方式表達, 那便是另一種創造了! 人生的點是可以連結的, 包括你的夢和夢想。 一思一念, 可以想出無限可能性。 一步一步, 或者可以改變世界。 你敢去創造嗎? # 夢# 有# 無限# 可能性# 去創造#creative#催眠#潛意識 "You are never too old to set another goal or t


<039> 累了
累了 你可以靜靜地、慢慢地放鬆自己,並跟隨自己的內心隨意聯想: “And when they let you down. You get up off the ground. ‘Cause morning rolls around. And it is another day of sun.” —《LaLa LAND》 當其他人讓你失望, 你還是要挺起胸膛, 黎明將來, 明天又會是陽光燦爛的一天。 我累了, 就去睡。 做一個夢, 明天再來面對現實。 就算生活有上千萬種痛, 有千萬種咄咄逼人, 讓人喘不過氣, 我也相信閉上眼可以甚麼也不理。 那怕每天只好了一點, 就只這麼一點點也好。 人常說: 「休息為了走更遠的路。」 我說: 「休息是為了讓我們不再走路。」 走路,會累。 不走,就不累。 一個好夢, 一天休息, 明天再來…… # 累# 就# 暫時# 不要# 走#tired#催眠#潛意識


<38>死後的夢
死後的夢 你可以靜靜地、慢慢地放鬆自己,並跟隨自己的內心隨意聯想: 夢只能出現在活人的腦裡嗎? 已故的人呢? 哪些長埋黃土下的人有夢嗎? 他們會報夢嗎? 我夢見死後的人也有夢。 報夢的人告訴我: 「正正因為死後的人有夢, 人類才會知道甚麼是天堂, 甚麼是地獄。」 在夢裡,他帶我走訪了地獄, 走訪了他生前最遺憾的地方, 他一直不斷輪迴, 不能平息。 他告訴我: 「如果人生也是一本記事簿,它會記錄一切, 死的時候,這本記事簿會一直跟著你。 如果你回顧這本記事簿,也覺得精彩, 那麼人生便無憾了!」 所謂的天堂, 所謂的地獄, 也就是這本記事簿。 我自覺所謂的天堂與地獄是人死後的夢, 報夢的人再報夢跟我們說十八層地獄與天堂的故事, 所以我們才會知道那些死去的事, 民間才會有這麼多有關天堂與地獄的事! 佛家說: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我只好把這個奇怪的經歷寫在我的記事簿上, 提醒我不要忘記今天的這個「夢」。 # 每天為# 記事簿# 添加# 一點無憾# 死也不可怕#death#催眠#潛意識 「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 —莎士比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