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網上心理治療和網上催眠治療: 提升參與度與療效的創新選擇

已更新:2023年11月24日

網上心理輔導或網上催眠治療的成效,目前在臨床研究領域還存在一定的爭議。支持網上治療的一方認為,對輕微及中等程度情緒障礙患者,經過篩選并由專業治療師操作,網上平台上進行的心理諮詢與催眠治療也能達到與傳統面對面治療相似的療效。


但懷疑論者則認為,缺乏面對面互動會降低治療綜合效果;同時,部分患者不適合網上治療,例如有高危行為的重度抑鬱患者。網上治療風險較大,成效仍需更多研究驗證。目前,支持和反對網上治療雙方都缺乏大樣本的系統評價研究。已有臨床試驗樣本規模較小,結論不夠堅固。也需要更長期的隨訪觀察以確定治療持久性。


網上心理治療療效和適用範圍的科學結論仍不確定,需要在謹慎考量利弊的情況下,開展更多高質量研究以獲得更令人信服的答案。



網上輔導或網上催眠治療的成效雖然存在一定的爭議,但根據現有研究,其效果有以下幾個方面:


網上認知行為治療與催眠治療在治療輕中度心理疾病上的療效

對於輕微至中等嚴重程度的抑鬱症和焦慮症等常見心理問題,現有一些研究顯示,通過網絡平台進行的認知行為治療以及催眠治療,其治療效果可以與傳統面對面治療相提並論。在緩解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典型症狀方面,如低落情緒、焦慮不安、睡眠障礙等,經過為期數周的網絡認知行為或催眠治療後,患者自評症狀獲得顯著改善的比例,與接受等時長面對面治療的對照組相比,並無統計學差異。


在改善患者整體心理健康狀態方面,例如增強自尊心、積極情緒,以及減少負面思維模式等,網上治療組與對照組的治療前後評分比較,也顯示出近似的正向效果。這表明,對於輕微至中等程度的常見心理疾病,在嚴格篩選情況下,網上遠程治療是一種可行有效的選擇,能夠達到與面對面治療相若的短期療效。但我們還需更多研究,比較不同形式網絡治療的長期效果,並關注不同個體之間的療效變異情況。


網上治療對嚴重複雜心理疾病的限制

症狀嚴重程度較高的抑鬱症或焦慮症患者,以及存在較為複雜情緒障礙或人格障礙的患者而言,現有研究顯示,純網上治療的效果可能不如面對面治療理想。


對於有自殺傾向或精神病性症狀的嚴重抑鬱症患者,以及有強迫或解離症狀的複雜焦慮症患者,在緩解症狀和改善生活能力方面,網上治療組較對照組顯示出劣勢。


此外,對於需要長期藥物治療方可控制病情的患者,以及存在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礙等其他精神疾病合併症的患者,純網上介入治療的效果還需要更多臨床研究數據進一步驗證。原因在於,嚴重和複雜病例需要心理醫生更細緻的個體化評估,以及對潛在危險性的密切監測。同時,線下的人際互動也可能對改善治療關係和效果有積極作用。


因此,對於上述人群,僅提供網上治療可能有其風險,建議網上治療僅作為面對面諮詢與藥物治療的有益補充,而非主要替代方案。後續研究仍需在這方面提供更多證據。



網上心理治療的優勢與需注意的問题

與傳統面對面心理治療相比,網上治療最大的優勢在於能夠覆蓋更廣泛的患者群體,特別是那些生活在心理健康資源相對匱乏的偏遠地區的患者。透過網絡平台,患者無需外出就診,可以在家中通過影片或文字進行治療,因此地域心理健康資源不均衡的問題能夠得到緩解。這對於行動不便、交通不便或經濟條件有限的患者尤其重要。


但是,在推廣網上治療的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到數字鴻溝的問題。網上治療需要一定的設備條件、網上治療質量以及使用技能,如果患者端條件不足,會影響治療效果。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提供設備支援,或線下輔導。


同時,平台也要注重用戶隱私保護,避免個人信息泄露。應用加密技術、控制數據訪問權限、徹底隔離用戶真實身份等措施,確保網上諮詢的安全性。網上心理治療擴大了服務覆蓋面,但在推廣過程中,還需注意並緩解上述數字鴻溝與隱私安全隱患,方能發揮其應有的積極作用。



患者主動積極參與是網上心理治療的關鍵

在網上治療的過程中,患者自身的主動參與程度以及對治療方案的遵守依從性都會直接影響最終的治療效果。比如,在網上認知行為治療中,如果患者能夠積極完成治療師布置的課業,遵守諮詢時間,並在生活中嘗試應用所學,治療效果會更好。相反,如果患者參與程度不高,經常擅自中斷治療,效果也會打折扣。


治療師通過持續的鼓勵、激勵以及提醒等方式,來幫助患者保持動機,積極配合治療方案。同時,適當結合網上治療與線下面對面諮詢也是有效的。例如,可以每月進行一次面談加強治療關係,觀察病情,答疑等。這種混合模式結合了兩種治療優勢,可以提高患者依從性並可能獲得更好療效。



網上心理治療仍需加強的研究方向

在網上治療還處於發展階段的現在,後續的研究仍需要不斷加強,例如通過大量臨床對照試驗,比較不同類型心理疾病 (如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等) 在網上治療上的差異療效,這將能為不同病人提供更個性化的治療建議。


然後需要研究不同人口統計學背景 (如性別、年齡、文化、教育程度等) 下的網上治療反應,以期望制定出更具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由於不同文化背景會影響患者的價值觀念和對治療的接受程度,需要加強以不同文化群體為研究對象的臨床試驗,研究網上心理治療的跨文化適用性。


經過嚴格篩選的情況下,網上心理治療目前對許多患者來說可能是一種可行的輔助治療選擇。但我們仍需要更多研究,以期提供更個性化和針對性強的網上治療方案。



在網絡進行催眠的可行性?

在網絡上進行催眠的可行性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催眠是一種心理狀態,通常通過專業催眠師的指導和監督來實現。在傳統的催眠過程中,催眠師使用聲音指導、建議和放鬆技巧,以幫助人們進入催眠狀態。


在網絡上進行催眠可能存在一些挑戰和限制。首先,催眠需要專業的指導和個性化的處理,以根據每個人的需求和反應進行調整。在網絡上,催眠師無法直接觀察和回應受催眠者的非語言信號,這可能會導致效果不佳或甚至潛在的風險。而催眠的效果可能因人而異。有些人對催眠非常敏感,而另一些人則對催眠不敏感或不易進入催眠狀態。在網絡上無法對每個人進行個別評估和調整,這可能會限制催眠的效果。


催眠涉及到一些法律和倫理問題。在某些國家或地區,催眠被視為一種治療技術,需要相應的專業執照和資格。在網絡上進行催眠可能涉及跨國界的問題,並可能違反某些地方的法律。目前在網絡上進行催眠的可行性存在一些挑戰和限制。如果你有興趣進行催眠,建議尋找合格的專業催眠師進行面對面的咨詢和指導,以確保安全和有效性。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