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治療要注意甚麼?
作者
HPHI Education Limited出版日期
催眠治療 (Hypnotherapy) 是一種非侵入性,而是一種具選擇性或體驗性的心理治療手法。催眠是一種針對心理行為的治療,也可視為是心理學中最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之一。它可用於一般精神障礙、焦慮症、睡眠窒息症以及青少年的失眠等需要催眠來幫助及曾接受傳統心理輔導效果不佳的案主。催眠是一種綜合手段。它可以通過各種方法進行,例如誘導產生意識,引導睡眠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在催眠所產生的感覺,可以讓案主達到控制和調節情緒;在催眠誘導所產生語言以及在催眠面談使用認知行為等治療,也可讓催眠達到最好的效果。催眠也可以與藥物合用,但需諮詢醫生以進行。
1.催眠的特點
催眠是一種心理行為療法,它的基本特點是不需要特別的藥物,也可在催眠的過程中讓案主表達潛意識。催眠治療不需要任何的藥物介入和刺激就可以達到治療效果。在催眠治療進行時,案主也可能需要在兩個階段交替進行:前期是在夢中進行;後期是在夢境中進行。催眠治療時,案主和催眠師都必須處於同一時刻。一個病人只要在夢中接受了任何的間示或誘導,就可以得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2.催眠時應注意:
① 休息:要休息好,放鬆全身的肌肉,保持放鬆。
② 控制:不能過多的控制時間,注意觀察被催眠者/案主的狀態和表現後再作決定。
③ 感受:催眠者不應以自我為中心,以免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
④ 情緒:要保持平和,如發現情緒波動時,應讓案主稍停一會兒再進行溝通,不要立即採取行動;意識狀態要穩定才可進行。
⑤ 語言:用語言誘導催眠是使案主平靜下來的重要一環。因為催眠所採用的語言多為放鬆型或整合式的,而放鬆型的語言多是整合性而且無條理性,因而在催眠中經常出現無條理、語言重覆等現象,讓案主重覆而深化接受暗示。
3.催眠後應做的事
當案主清醒時,應做些自己喜歡的事,例如︰唱歌、散步或聊天。要在放鬆狀態下處理好日常生活中所出現的各種矛盾,包括與家人、朋友的關係、與陌生人等。當案主者進入催眠狀態時應保持平靜,最好用最舒適的姿勢睡一覺。白天應盡量不要外出,避免刺激自己,更不要在不舒適和受打擾的環境中活動或睡覺;即使白天必要時也要限制參加社交活動。晚上在床上也要不出聲,但應注意適當地放鬆。催眠師應避免與案主進行交談或其他刺激感強的行為;最好別使用手機;盡量不要和別人發生爭吵等不愉快的事情;也不會對案主進行任何形式的說教、譏笑和恐嚇等行為。
4.常見情況及處理方法
① 入睡困難:可採用放鬆手法,如輕柔的音樂、撫摸、放鬆動作等;
② 易驚醒:可採用催眠訓練;
③ 睡眠中斷:通常情況下,當案主出現睡眠中斷(如入睡困難或睡醒後難再入睡)時,應採取措施防止發生睡眠中斷,但前提是在案主未出現睡眠中斷後應立即採取措施。
④ 困倦:案主常因感覺疲乏等原因而難以入睡,這可採用放鬆手法來幫助患者消除困倦。